Ichimoku云分析揭示XRP未来两种走势:或达6美元,或飙升至30美元
近日,针对XRP/BTC交易对的Ichimoku云分析显示,XRP未来的价格走势将取决于其对比特币的表现。根据分析师Cat博士的研究,XRP可能会在6美元附近遭遇阻力,或者在突破成功的情况下飙升至30美元。
通过使用Ichimoku云系统对3个月和1个月的XRP/BTC图表进行分析,Cat博士指出,关键阻力水平将决定XRP的未来走向。
3个月XRP/BTC图表:阻力区域高度集中
在3个月的时间框架内,Ichimoku指标显示出一个严重的阻力区域,XRP需要克服多个障碍才能突破这一区域。其中,Senkou Span A(先行线A)目前扮演着主要阻力的角色,而Tenkan Sen(转换线)与Kijun Sen(基准线)之间的看跌TK差距进一步增加了突破的难度。
XRP对比比特币3个月Ichimoku云图表 | 猫博士此外,Chikou Span(滞后线)目前位于历史价格水平之下,表明市场缺乏足够的动能来突破当前的阻力位。Cat博士警告称,如果XRP试图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0.00005147 BTC(约5200 satoshis),则有90%的概率会遭遇拒绝,尤其是在6月。要实现突破,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的盘整。
1个月图表:未来的希望
相比之下,在1个月时间框架内,尽管XRP仍面临强大的阻力,但图表显示了潜在的突破机会。目前,XRP正处于Ichimoku云的中部,未能显示出明确的突破迹象。
XRP对比BTC 1个月Ichimoku云图表 | 猫博士值得注意的是,Ichimoku云的上边界与3个月图表中的Kijun Sen保持一致,这进一步确认了该阻力区域的强度。然而,到2025年底,云层的厚度将逐渐变薄,这可能为XRP在第四季度突破阻力提供更有利的条件。
Cat博士表示,如果XRP本月无法实现突破,则更可能出现长期的盘整而非彻底崩溃。这种盘整将有助于缩小TK差距,并为未来的突破创造更好的条件。
XRP价格预测:6美元或30美元的潜力
综合来看,如果XRP能够在2025年的剩余时间内巩固并在第四季度实现突破,Cat博士认为其价格可能上涨至12,000 satoshis(0.00012 BTC)。假设比特币在同一时期达到25万美元,这将使XRP的价格飙升至30美元。而在比特币价格为10万美元的情况下,XRP的价格可能达到12美元。
然而,如果XRP过早尝试突破,特别是在5月或6月,它可能会在5200 satoshis(0.000052 BTC)附近停滞,并在4.50美元至6美元之间形成局部顶部。目前,XRP/BTC交易对的比率为0.00002245,XRP的交易价格为2.12美元,而比特币的价格为94,570美元。
(责任编辑:经济数据)
-
如何从烟花式的“偶像派”走向常青树式“实力派”,才是网红餐厅打破宿命的症结所在。...[详细]
-
网民热议Bessent加密货币需美国领导言论:引发对权力集中与稳定币动机的广泛批评
摩拜目前正考虑中国以外的市场。...[详细]
-
另外,许多巨头研发的AI助理在基于上下文的对话能力与理解口语中的逻辑、能力履行、基于上下文的对话能力方面都存在欠缺,也意味着当前的人工智能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。...[详细]
-
同时,HTC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强大,三星的技术实力异常强大,谷歌以技术研发见长,索尼的游戏内容独一无二,Oculus背后有Facebook的海量资源。...[详细]
-
HashKey Exchange CEO Livio: The institutional era of Web3 in Hong Kong is approaching boiling point
蒋美兰老师将现身虎嗅WOW!现场,复盘星巴克“绿包”是如何用“社交货币”从真金白银的红包中杀出并刷屏的。...[详细]
-
食材不统一,品质良莠不齐 同时,由于海鲜很难存储和运输,统一供应的成本太高,所以加盟商都是自行选择供应商,这就导致各地门店的食材和出品参差不齐。...[详细]
-
借用知乎网友的一句话来说,就是“你会发现事件中的每一个当事人,都在强调对方的过错,想以自己的方式来给对方施加惩罚;同时却对自己犯的错有恃无恐,因为并不会受到惩罚”。...[详细]
-
在2016年底的时候,niconico的日活跃用户是331万人,付费会员则是252万人。...[详细]
-
找外星人、养野牛、长寿科学,Cardano 创始人成加密圈的另类赞助人
托比研究团队对这些获投平台披露的资本方进行关联追踪得出,2016年度有超过240家风投机构对我国B2B行业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,其中经纬中国、启赋资本、DCM中国、IDG资本、中科乐创等投资机构...[详细]
-
马先生就是一个大坑 而马先生的天猫就是一个大坑,能吸引这么多商家就是因为他的用户多啊!快死的人想出去,活着的人想进来。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