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tfin史上最大窃案揭秘!12万枚比特币被黑 私钥有致命漏洞
加密货币老牌交易所Bitfinex,在2016年8月遭遇史上最大规模的比特币攻击事件之一,当时黑客在三个小时内窃取了多达119,756枚比特币(当时价值7,100万美元,现价约34亿美元)。
尽管去年一对美国夫妇因涉嫌清洗部分被盗比特币而遭警方逮捕,但至今为止仍未追查到攻击者的踪迹。不过近日一份Bitfinex官方委托安全公司进行的调查报告爆光,让我们对此次案件有了更清晰的轮廓。
Bitfinex攻击事件报告曝光
据组织犯罪和腐败报告项目(OCCRP)近日在其网站上透露,攻击发生的原因与Bitfinex未能实施其数字安全合作伙伴提出的营运和技术控制措施,存在重大安全漏洞有关。
OCCRP表示他们获得一份由Bitfinex所有者之一iFinex委托,由加拿大加密货币咨询和开发公司Ledger Labs制作的调查报告,但该交易所从未公开,直到OCCRP获得了报告的副本。
虽然OCCRP在文中表示无法独立证实调查结果,但Bitfinex在与记者的沟通中,官方并未质疑该报告的真实性、Bitgo拒绝置评,但没有具体质疑该报告的存在或其发现。至于该报告的作者Michael Perklin则表示他无法发表评论,因为他在iFinex报告上的工作受到保密协议的规范。
攻击发生的原因?缺乏安全意识
至于2016年攻击事件的发生,OCCRP获得的报告称,Bitfinex采用了一种安全系统,要求管理员拥有三个安全私钥中的两个,才能在交易所执行任何重要操作,包括移动比特币。
但它发现Bitfinex将这三个私钥中的两个,同时放在同一台设备上,这犯了严重的安全错误。使得攻击者成功入侵该单一设备后,就能够完全访问Bitfinex的内部系统、并且能够提高每日允许的交易数量限制,以便尽快地耗尽比特币。
文件称在单一设备上存储多个私钥「违反了加密货币安全标准」,但尚不清楚该特定设备是否就是在黑客攻击中受损的设备。另外根据对源IP地址的详细分析,Ledger Labs得出结论认为黑客可能位源于波兰。
对于安全意识的缺乏,区块链安全公司CertiK的安全运营总Hugh Brohuobis就批评:当你处理网络货币时,风险要高得多。如果你遭到破坏或犯了错误,这不仅仅是一些用户名和密码,而是某人的毕生积蓄或可能是大量资金。
纽约夫妇因涉嫌洗钱Bitfinex被黑比特币而被捕
尽管这名黑客至今仍然逍遥法外,但美国司法部去年逮捕了俄裔美国公民Ilya Lichtenstein和他的妻子Heather Morgan,他们涉嫌洗钱Bitfinex被盗的比特币,执法部门当时宣布冻结9万4千多枚比特币。
美国司法部文件显示,该夫妻目前已遭拘捕,但无法确定是当年侵入Bitfinex的黑客,因此以合谋洗钱起诉,如果罪名成立,可以会面临25年监禁;两人也均不不认罪,正在等待审判。
(责任编辑:时讯)
-
从 08 年金融危机看再质押市场:流动性不足+杠杆风险,带来潜在的“次贷危机”
就像历史上任何一次媒介变革一样,短视频的崛起再次印证一件事: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内容风口,只要有人去搭桥修路,必将有人在上面舞蹈。...[详细]
-
当然,如果接下来继续演化,A轮风投的股权也会因为B轮风投的进入也得到稀释… VCPowerlaw(高估值):如果我们的创始人选择了2200万的估值,那么他们就没什么好选择的了,只有埋头...[详细]
-
尽管青年菜君实现了北京五环内全境覆盖,包括上地、西二旗、清河、西三旗、回龙观等多个区域,最终却还是回到了以社区自提点为终端节点的物流配送网络上。...[详细]
-
同时,写的含义还有一个就是实践,在自己的人生中写,学而时习之,知识本来就是前人解决问题的经验传承,不去实践中解决问题,学它何用?古人都说了,读万卷书,后面一定要跟着行万里路。...[详细]
-
问:怎么判断这个站是否是新闻源呢? 答:新闻源数据库取消了,但只是换了另一种形式存在,可以继续参考松松软文里面的“新闻源”一栏,选择新闻源站点还是有机会进入百度优质展示的...[详细]
-
在这四件事里: “车”—— 需要有整车厂车辆的资源,例如绿狗租车的商业模式,虽然它的分时租赁在亏损,但它已经帮北汽卖掉上千辆车了,这个商业模式是对的...[详细]
-
另外,与A股相比,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转让的费用要低得多。...[详细]
-
以下为发布上市辅导公告之后股价跌幅超过20%的公司: document.writeln('关注创业、电商、站长,扫描A5创业网微信二维码,定期抽大奖。...[详细]
-
有时候选择BAT中的一位,自然会被归为某某系,并被视为站队,这就有可能让竞争对手获得被其他巨头投资的机会,反倒会让本来的好局面走向反面。...[详细]
-
CPO概念31日主力净流出9.15亿元,跃岭股份、天孚通信居前
包括识别语音不准,定位不准,应用太少,只有拍照、录像、打电话、导航等几个功能,而增强现实的效果又不好,甚至头部的大小,瞳距的远近,都会影响用户体验,这一系列问题都让尚处襁褓的AR眼镜备受冷落。...[详细]